他们用沙石和黏土烧制出尺寸相同的砖块,在乡间自己动手盖出了一座一座小房子,这些小房子鲜艳醒目,慢慢的红砖建房席卷欧洲,这就是红砖的由来。
20世纪初英国成为世界霸主后开始向外扩张,侵略的同时也将红砖带出了国门,我国上海天津等地受到影响也开始用红砖盖房子。
红砖是用黏土、页岩、煤矸石等材料做成的,机器将它们全部粉碎后压制成砖块的样子,再放进900度左右的砖窑烧制而成。
这些材料看起来也不是红色的,烧制成型的砖块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原材料中有铁元素,经过高温烧制氧化成了三氧化二铁,三氧化二铁的颜色就是红色。
既然红砖是舶来品,那在此之前我们用什么盖房子?其实老祖宗有自己的砖,我国传统建筑大多采用青砖。
传统的青砖烧制流程和红砖类似,不同的是工匠会在熄火后向砖窑内洒水,高温蒸汽会带走窑内的氧气,没有足够的氧气,铁元素就变成了氧化亚铁,它的颜色就是青灰色。
青砖在抗氧化和大气侵蚀方面远远优于红砖,所以青砖古建筑能保存至今,但是它的烧制工艺比红砖复杂得多,而且产量小成本高,普通老百姓根本用不起。
那老百姓不用青砖用什么,难道以天为被以地为床睡大街吗?
在某些古老的农村走一走就会发现有些老式房子是用土砖盖的,更寒碜一些的是用泥土和麦秸杆糊出来的墙。
人们和好黏土后将它们填充到模具中,用锤子使劲夯实排空里面的气体,土砖不用高温烧制,只需要把它们晒干就可以了。
这种方法虽然麻烦但是花得钱少,而且土砖房也挺耐用的,唯一的缺点就是怕雨,一直被雨水浸泡再坚硬的泥也会化,而红砖却不怕。
红砖的优点明明白白地摆在了老百姓面前,老百姓自然而然选择了红砖作为建筑材料。
红砖适应机械生产后产量大成本低,它的主要原材料是黏土,山里田间最不缺的就是黏土了,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块砖只需要一两毛。
红砖人人都能买得起,老百姓只要攒些钱就能盖一座小房子遮风避雨。
红砖结实耐用不怕风吹雨打,红砖盖的房子使用寿命比土砖久多了,虽比不了青砖但至少解决了两三代的住房问题。
而且红砖房住起来冬暖夏凉,它的隔热、保温、防火等功能也不错,所以老百姓格外偏爱用红砖建房。
红砖建房有什么危害
既然红砖这么好,无数人因为红砖有了遮风避雨的家,那国家为什么要禁止用红砖盖房子呢?
其实这个话题还得绕到上文提到的制作红砖的原材料——黏土,黏土是一种颗粒很小的硅铝酸盐,里面有很多镁、钙、钾等微量元素,黏土也属于矿产资源的一种。
农民朋友都知道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也很重要,属于土壤养分,微量元素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,所以黏土一般来自耕地和山林。
黏土被挖走后这片土地的肥力直线下降,种出来的农作物都营养不良甚至都长不大,土壤恢复就得好几年,但是盖房子的人很多,供小于求,这片土地基本上算是废了。
当年最流行红砖建房的时候,全国砖瓦企业多达9万家,每年红砖的产量能有7000亿块,大概是13亿立方米的土地,换算成耕田面积大约是70万亩。
我国是粮食大国非常重视粮食生产,眼看着耕地越来越少,城市化却越来越高,如果放任红砖发展下去,迟早有一天粮食会不够吃的。
这是红砖被淘汰最重要的原因,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原因。
一个是红砖企业太多,红砖质量参差不齐,有些黑心小作坊烧空心砖减少成本,还有些人对温度把控不够,用这些红砖盖房子很危险的。
二是红砖烧制的过程不环保,严重污染环境,烧制1立方米的红砖要用100多公斤煤炭,7000亿块砖就得用6000亿吨煤炭,可想而知得产生多少二氧化碳,直接助力全球变暖了。
并且黏土和煤炭都是不可再生资源,我们现在把它用完了,子孙后代该怎么办?
烧砖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二氧化硫和废水,有些老板根本不在乎污染环境,他们乱排乱放严重污染了空气和河流,当地居民呼吸不上新鲜空气,也喝不到干净的生活用水。
这可不是空穴来风,2015年河北省有一个村子集体患上了呼吸道的疾病,深入调查发现当地有一个红砖厂乱排乱放影响了村民的身体健康。
既然不允许红砖建房,那农村自建房应该用什么砖呢?
现在很多建筑都用空心砖或者用水泥砖代替,水泥砖是用水泥混合沙石做成的,抗震能力比红砖强多了,而且也不浪费自然资源。
结语
从前的红砖固然带给人们很多便利,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,即使红砖优点再多也抵不过这三条危害,它被历史淘汰是必然的。
现在科技进步了,我们生活富裕的同时也要考虑生态发展,只有爱护资源人类才能长久地生活在地球上。
对此大家怎么看?
参考信息源
官方媒体 人民资讯2021年11月25日发布《城管回应花132万建红砖房:国家明令禁止烧制红砖》
官方媒体 齐鲁网2014年10月28日发布《聊城:墙体材料不断改革创新 土砖窑厂已相继关停》
参考信息源
官方媒体 人民资讯2021年11月25日发布《城管回应花132万建红砖房:国家明令禁止烧制红砖》
官方媒体 齐鲁网2014年10月28日发布《聊城:墙体材料不断改革创新 土砖窑厂已相继关停》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