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自:钦州发布
2025年4月1日,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,以一箭四星方式,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新技术试验卫星0001至0004星送入预定轨道,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。中国为什么要发展卫星互联网?它意味着什么?
数据表明,我国5G建设已经是全球领先——今年1月基站总数突破400万座,占全球总量60%以上,年底农村覆盖率将达95% 。但在实际使用中,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:
一是覆盖范围受限。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商业化为导向,以盈利为目标。这就导致其基站布局不可能覆盖到每一个角落。据估算,全球有约30亿人无法接入互联网。在一些特殊地区,如沙漠、海洋、山区等,由于难以实现盈利,运营商不会去建设基站,这些地方的网络覆盖便成了空白。想必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,当走在较长的桥梁上时,手机信号会突然消失,这就是基站布局不够完善所导致的。
二是对低空经济支撑不足。目前的地面5G天线主要是朝向地面覆盖,对于飞机、无人机等低空飞行设备的支持明显不够。虽然现在正在研发推广的5GA(5.5版的5G体系)旨在解决低空经济发展的网络需求问题,但其覆盖能力也存在局限性。此外,从5G升级到5GA,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代价。
三是地面互联网在应急方面的脆弱性。一旦遭遇洪水、地震等自然灾害,地面互联网很容易出现中断,而且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。同时,5G网络的能耗问题也较为突出。据估算,全国的5G基站每天的电费支出就高达约1亿元。
基于以上种种问题,发展卫星互联网就显得尤为必要。
来源丨科普中国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